首页 资讯 正文

“旅游”→“旅创”,他们在云南这个理想村过日子

体育正文 48 0

“旅游”→“旅创”,他们在云南这个理想村过日子

“旅游”→“旅创”,他们在云南这个理想村过日子

掌上春城讯这届南博会,云南17个旅居村被“搬”进(jìn)“旅居云南”馆。在一个个旅居村里,参展商、观众感受着“旅居云南理想(lǐxiǎng)村”的山居生活和烟火日常,普洱市思茅区老爪箐村就是其中之一(zhīyī)。 老爪(lǎozhǎo)箐面朝洗马湖,背靠茶山,距离普洱(pǔěr)主城区只有(zhǐyǒu)15分钟车程,这里却保留着传统村落的风貌。这几年,越来越多村民把自家小院改造成民宿、茶咖、餐馆,越来越多游客来到这里感受“诗(shī)和远方”,其中不少人留了下来,旅居,创业,过日子,成为新村民。 老爪箐村(cūn)党支部书记王霞,是村里(lǐ)最早一批吃螃蟹的人。2018年,在普洱文旅部门的组织下,王霞去上海,到首届中国(zhōngguó)国际进口博览会去参观学习。在上海,她住在一家老理发店改造的民宿里。王霞觉得房间里的每个角落拍照都好看、很有氛围感。回到(huídào)村里,看着自家的老房子(lǎofángzi),王霞萌生了开民宿的想法,开一个茶马古道风格的民宿。说干就干,王霞申请了一笔创业担保贷款(dàikuǎn),把家里(jiālǐ)的老房子改造成风雨桥客栈。 风雨桥客栈(kèzhàn)俯瞰(fǔkàn)洗马湖、湿地公园,边喝咖啡边欣赏洗马湖日落,让这里很快成为网红打卡点。看着一天比一天多(duō)的游客,村民开始改造家里的老房子,开起民宿(mínsù)、咖啡馆、餐馆。2021年,老爪箐组建了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核心的老爪箐农文旅合作社,并制定《农文旅提升(tíshēng)发展行动计划》,提出 “因生而活:在这里、过日子”的村发展理念,从文化品牌、空间规划、产业规划、风貌(fēngmào)控制等多个方面为老爪箐的发展奠定(diàndìng)基调。 “‘因生而活:在(zài)这里、过日子(rìzi)’,我们自己先要把自己的日子过好,才能吸引客人留下来,和我们一起过日子,实现从‘旅游’到‘旅居’的转变。”王霞说,大家是这么想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老爪箐没跟着别处有样学样,而是保持住村子的朴素(pǔsù)风貌;盘活16个共有庭院,探索“绿美乡村+创业”模式,吸引青年返乡创业,村民人均收入从9000元(yuán)增长(zēngzhǎng)到超过30000元。村民“扛起犁耙(líbà)种田地(dì),放下锄头搞旅游”,年轻人在家门口就能就业。 2023年8月,老爪箐被列为“千万工程”示范点项目。一年时间里,老爪箐花200多万元完善村居环境整治、风貌提升和主要基础道路建设,并在思茅街道三家村(sānjiācūn)社区“多规合一”实用性村庄规划(guīhuà)(2022-2035年)修编之际,对村庄规划进行再次(zàicì)优化(yōuhuà)调整,为旅居、创业人群提供好的(de)创业空间和创业环境。 青年创业项目“一杯耘南”,提供(tígōng)茶艺展示(zhǎnshì)、制茶体验等项目,将(jiāng)进一步延伸茶旅融合方向下的高端(gāoduān)民宿业态;普洱首个农耕主题研学综合体“子元稻田(dàotián)咖啡”,以“稻田+咖啡”为主要体验场景,开展劳动研学、休闲旅游;茶人返乡创业项目“尘园一茶”,入选“普洱十大(shídà)最美茶空间”;数字游民社区,整合文化交流、艺术展示、共享办公和住宿(zhùsù)功能,吸引(xīyǐn)创意人才(réncái)驻留创作,并依托文创优势,赋能农产品营销,通过“土星”品牌推动乡村文旅(wénlǚ)产业升级;多功能创业服务中心研学小院,开展创业服务、儿童研学与(yǔ)技能培训,其中,创业服务站提供涵盖创业全周期需求的“7+N”人社服务,共享空间支持村民活动与技能培训,目前开展研学活动300人次、技能培训100余人次,创业服务率达96%。 在好风景中生活,在好风景中创业(chuàngyè)(chuàngyè),在好风景中共富,老爪(lǎozhǎo)箐26个创业主体直接带动超150名、间接带动超500名本村及周边村民就近就地就业。2024年,老爪箐被评为“省级创业村落”,实现营业收入648.8万元,同比增长27.6%。越来越多创客来到(láidào)老爪箐生活,逐梦(zhúmèng),这个传统村落已成为(chéngwéi)名副其实的创业村落、“旅居云南理想村”。 昆明日报全媒体首席记者(shǒuxíjìzhě):李思凡
“旅游”→“旅创”,他们在云南这个理想村过日子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